襄阳民众电厂是襄樊最早的一个电灯厂,系襄阳驻军51师师长范石生建议,由范部操纵的豫陕鄂边区禁烟查辑处,从税款收入中一次拨款5000元作基金,襄阳商民及富户认购股票集资建成的,1933年夏初开端送电。商民以富户认购股票集资占大部分。范石生为何需求建议兴办电厂呢?本来其时范部在“寓禁于征”的美丽旗帜下,将烟土及其副产品过境税率进步200%,名日毒品附加税。这笔财路,一部分被弥补军需,一部分进了他们的私囊。为了欲盖弥彰,欺世盗名,他们便拿出一点钱在襄樊办了一个电灯厂,以名利双收。
电厂厂长由鄂西北有名的绅士杨君磐担任,是由范石生引荐、经厂董事会“推举”的,为责任职,首要担任筹募股金、厂房建造、总揽人事和社会交往。副厂长是曾任过陕西电政监督处工务课长、江西省电线工程处处长的陈鸣霄,是由厂长聘任的,也为责任职,首要担任审定电厂经营办理及处理设备疑难问题。技术员是张义,担任日常事务作业。采办毛伯屏,担任收购器件,押运燃料。管帐兼事务殷叔良。还有电工、线人。厂董事会年终举行一次整体股东会议,由董事会秘书、樊城商会坐办王少泉招集,王并担任该厂筹建作业,以及建成之后实践掌管樊城电厂的日常作业。
电厂工程设计由陈鸣霄担任。厂房有两处,一处在襄阳荧惑庙,一处在樊城前沟福建会馆,占地约4000余平方米。发电量为55瓩,有直流发电机3部与100马力引擎3部配套,标准相同。原方案荧惑庙设备一套,供襄阳城内用户照明,樊城前沟福建会馆设备一套,迎旭门福音堂设备一套,分上下两段供电,这样可处理因电线过长耗电过多而影响电灯亮度的问题。今后陈鸣霄从头拟订了一个方案,即迎旭门一套平常不开机,作为备用。新方案不光能确保供电,每年还能节省柴油1万多公升,也节省了人力。为处理因线路长、耗电大的问题,陈鸣霄研讨了一套改善方案,即在线路中心串联“振荡子”设备,可升高电压三四万伏特。这个方案的施行取得了好的作用,在其时仍是一种新技术。
在事务制度上,规则有限供电。用户不允许超出60瓦,对各机关和大商号恰当放宽,总的原则是使发电机不超负荷。15瓦灯泡每盏每月收费1元,瓦数加大加收。每日送电7小时,夏日下午6点开机,冬天下午5点开机,发电至次日零点,停电前一刻钟发准备信号,节日通宵供电。襄樊首要大街都架起八号铜导线万多米。
因为用电灯照明是个新鲜事物,所以开机送电一切作业都比较顺利,各机关,商铺力争上游地设备电灯。沿线居民装电灯的,樊城约有1/5,襄城有1/10,经营收入尚属可观。未建电厂前,背巷天黑一片乌黑,装上路灯后,襄樊多少增添了一点热烈现象。
送电后的一段较长时刻,电灯亮度同武汉的差不多,后来就不行了。从电流表、电压表判别有人偷电,所以电厂整体出动,对用户挨个查看。查出偷电户专署有,县府有,法院也有,51师司令部遍地处长第宅里,简直家家违章用电。无法,只得由厂长杨君磐亲自出马,到各第宅衙门礼下求情,请我们支撑,以保护电厂收益,以免电厂倒台,最终总算补付了电费。通过严厉查看,重复宣扬、求情,偷电现象才得以逐步停止。
1935年阴历六月初,本省大部分地区连降暴雨,汉江水位猛涨,洪水溢进樊城。一时顿成湖泽。前沟电厂一片汪洋,机器全被吞没,供电中止。洪水退后,技术员张义带领全厂员工一面分泌积水,根除淤泥,一面抢修机器,替换部件,通过一个月的尽力,康复了出产。其时《鄂北日报》本市新闻栏曾就此登过一条音讯,标题是《樊城电灯重见光明》。
电厂在张义的详细办理下,活跃开展副业,增收节支。张义专程到上海买回两部3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和一套园盘锯木机,锯木机设备在襄城厂,进行木材加工,樊城前沟厂设备一套放映机,都在水淹康复出产后经营,增加了电厂收入,促进了电厂开展。1933年到1936年这3年连年有盈余,一派兴隆现象。在此情况下,陈鸣霄拟定了一个远景规划,即在五六年内,改装1台400马力的蒸汽机,与250瓩的发电机配套,并架起一条低压过江线,使襄樊两厂兼并送电。到时不光襄樊两城照明用电能满意,还能供给其时已有的粮食加工业、棉花加工业、印刷业、机求学各种机械的用电。后因抗战迸发使方案未能完成。
1937年抗日战争迸发后不久,因为消沉抗战,局势扶摇直上。武汉日趋严重,燃料器件来历行将隔绝,在这种情况下,电厂所以年末被逼歇业。技术员张义回来武汉安顿家眷,副厂长陈鸣霄带全家移居南漳,电厂的股东们有的远去郧阳、健康,有的迁居南漳、保康。厂长杨君磐已于1936年逝世,电厂无人担任,一切机器、杆线、资料由管帐殷叔良移交给襄阳专署财务科,但专署只接纳产业,不安顿工人,因此电厂工人被逼赋闲。1938年敌机轰炸襄樊城区,电杆、电线被炸坏了一部分,被人趁紊乱弄走了一部分,大部分是22集团军驻防襄樊后撤除没收了。